傅立葉紅外光譜儀作為物質結構分析的關鍵設備,其檢測精度直接依賴于定期且規范的校準。科學的校準流程能確保儀器在紅外光譜(4000-400cm?¹)范圍內的性能穩定,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可靠數據。?
波長校準是基礎且核心的環節。需使用標準物質的特征峰進行校準,常用聚苯乙烯薄膜(厚度 50μm)作為校準樣品。按照 GB/T 6040 標準,在 3057cm?¹、2851cm?¹、1601cm?¹ 等特征峰位,實測值與標準值的偏差應≤±1cm?¹。校準頻率為每季度一次,若儀器經過搬運或維修,需立即重新校準。某實驗室曾因未及時校準,導致某有機物的特征峰識別偏差 3cm?¹,造成定性分析錯誤。?
分辨率校準需驗證儀器對相鄰峰的分辨能力。使用甲基環己烷或苯的混合樣品,在 2960cm?¹ 與 2870cm?¹ 附近,當分辨率設定為 4cm?¹ 時,兩峰的分離度應≥90%。測試時需從高分辨率(0.5cm?¹)到低分辨率(32cm?¹)逐步驗證,確保全范圍符合要求。分辨率偏差過大會導致混合物分析中峰重疊,影響定量準確性,因此每半年需進行一次全面核查。?

吸光度校準用于保證定量分析精度。采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(如 0.01mol/L 的苯蒸氣),在特定波數(如 1478cm?¹)處測定吸光度,與理論值的偏差應≤±0.01AU(吸光度單位)。校準過程中需控制樣品池溫度(25℃±0.5℃)和光路穩定性,避免雜散光干擾(雜散光率應≤0.5%)。對于制藥行業的含量測定,吸光度校準合格是數據合規的前提,偏差超限需通過軟件修正或硬件調試。?
儀器性能核查還包括信噪比與基線平直度校準。信噪比測試需在 4000-400cm?¹ 范圍內掃描空光路,在 2000cm?¹ 處的信噪比應≥5000:1(峰 - 峰值)。基線平直度要求在 1000-2000cm?¹ 區間,最大波動≤0.005AU,否則會影響微量成分的檢測。此外,干涉儀的動態準直性需每月檢查,通過觀察氦氖激光(632.8nm)的強度穩定性(波動≤5%)判斷是否需要調整。?
校準記錄與維護同樣重要。每次校準需詳細記錄環境溫濕度(溫度 15-30℃,濕度 30%-60%)、標準物質信息、校準數據及操作人員。校準證書需存檔至少 5 年,以備審計核查。長期不用的儀器(超過 3 個月),啟用前需進行全項校準,確保符合檢測要求后再投入使用。?